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县区动态

【南丹】南丹推动全域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南丹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强化景区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动“旅游+”深度融合为抓手,着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全县预计接待游客813.3万人次,旅游消费84.9亿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均同比增长30%以上。通过旅游带动,持续释放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消费潜力。强化景区建设吃庖汤、听乡戏、赶年街、买年货……近日,南丹当地群众和全国各地游客欢聚芒场镇巴平村郦久郦杰土司文化旅游区,参加乡音乡戏庖汤美食节活动。做米花米饼、灌血肠、舂糍粑、包粽子,打陀螺、滚铁环……当天,活动现场充满着乡土、乡意、乡味、乡趣,让人沉浸其中。据了解,郦久郦杰土司文化旅游区于2024年4月开工建设,当年9月建成运营。旅游区由土司文化区、诗酒田园区、花卉苗圃区、缥缈仙居区、俍兵营寨区、巴平水库区等六个分区组成,具有观光游览、休闲度假、避暑康养、候鸟旅居、研学旅行、生活体验、艺术创作、团建活动等八大功能,可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高品质需求。旅游区规划面积2000余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亿余元,着力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瑶望天下景区以白裤瑶民俗文化为核心。近年来,该景区定期举办白裤瑶年街节、白裤瑶小年节、乡村音乐节、黔桂两省陀螺大赛、斗鸟大赛、斗牛斗鸡赛及各类主题活动。丰富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满足了广大游客不同时段、不同季节的需求。2024年,瑶望天下景区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随着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渐增大,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接待能力日益提升,南丹县域旅游的供给力、吸引力、影响力逐渐增强。2024年,该县荣获“中国避暑养生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国最佳康养旅居度假名县”“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等荣誉称号。加大旅游宣传各级媒体、网络名人助力提升旅游市场消费热度。2024年4月11日,“打卡美丽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中外记者广西河池行”走进南丹。10多个国家媒体以全球视野,向海内外宣传和推介南丹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这里独特的地貌、清澈的水源、连绵不绝的山峰以及旅游业的吸引力,都令人印象深刻。”南丹之旅即将结束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乌尔都语部沙希德意犹未尽,直呼南丹之旅太迷人,建议大家来南丹旅行。2024年,奥运冠军彭秋萍,知名演员于震、王丽坤等到南丹休闲度假,宣传推介南丹旅游资源,不断提升南丹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城市交流,拓展引客渠道。南丹县与贵州省荔波县山水相连,近年来,借助毗邻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小七孔景区等地缘优势,南丹与荔波携手打造跨省旅游品牌,共签旅游协议、共结旅游联盟、共修旅游廊道、共建旅游景区、共办旅游活动,共同开发“小七孔+N”旅游产品,实现了跨省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2024年,荔波——南丹黔桂跨省旅游线路成为广西特色专题旅游线路和最具网络人气旅游线路。丰富网络内容推动线上引客。强化主流媒体宣传,不断完善图文、视频全媒体传播体系,选好宣传角度、挖掘文旅融合深度、释放文旅“热度”,谋划推出一批优质短视频,推动南丹文旅宣传工作出彩出新。推动“旅游+”融合2024年,该县深化“旅游+”融合,通过举办民俗节庆、南丹音乐节、俍兵巡游展演、体育赛事等活动,聚集南丹旅游人气。南丹十八哨俍兵巡游展演活动,线下参与人数达12万人次,获得今日头条文化版板块热点第6名,点击率突破千万,成为“广西三月三”系列活动十大热点之一;“那田秘境”2024南丹音乐节举办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6万人次,拉动旅游消费约998万元;“三鑫杯”2024年广西第五届男子篮球联赛暨广西第三届女子篮球联赛期间,该县推出“跟着赛事游南丹‘体育+文旅+美食’”系列活动,将体育赛事作为扩大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催化剂”,与南丹山水、民俗、非遗等资源串联,使赛事“流量”变为消费“留量”和经济增量。

部门动态

生态优先 绿满村庄

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8.19%,连续7年排全区第一。成功开发首批林业碳票,森林“碳资产”实现变现增值,案例荣列“2024年度全区改革攻坚十佳成果”。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油茶种植面积7.74万亩,获得中央和自治区资金7亿元支持。2024年6月,随着自治区林业局2023年全区村庄绿化覆盖率监测结果的揭晓,我市再次以傲人的成绩站在全区的前列。数据显示,河池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8.19%,连续7年稳居设区市之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天峨县、凤山县分别以63.19%、57.94%的绿化率排名全区第一、二位,首次有两县跻身全区县(区)前两强。河池市能够连续7年蝉联全区村庄绿化覆盖率之首,绝非偶然。自2019年起,国家林草局公布的两批森林乡村名单中,河池市就有36个村庄光荣上榜。2024年,我市在村庄绿化的道路上并未止步,更加注重科学规划与绿美融合,严把“科学规划、地类审核、绿地保护”三道关卡,在保护村庄原有地形地貌、交通基础、水利设施等前提下,按照宜居宜业乡村的标准,对道路、农田灌溉、村庄绿化、庭院美化进行合理规划,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多元化村落。2024年,我市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擎,坚持科学绿化与生态保护并重,绿色生态底蕴持续增强。全市完成植树造林30.06万亩,全民义务植树649.62万株,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14.38%和103.61%。按国家林草局行业统计口径,全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501.9亿元,同比增长12.03%。数据的背后,是河池在生态建设上的真抓实干。以深化林业改革为突破口,加速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广西国家储备林林票”制度改革试点扩面增量,累计合作经营林地面积近7.36万亩,可发行“林票”金额达9450万元。创新林业碳汇开发和交易机制,成功开发首批林业碳票,森林“碳资产”实现变现增值,该案例荣列“2024年度全区改革攻坚十佳成果”。此外,还建立健全林票管理机制,切实保障群众权益。坚持项目引领,实施一系列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通过加强项目实施前期筹备工作,深入山头林间开展地块调查确认,确保每一个生态项目都能精准落地在生态脆弱区域。同时,稳步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2023年任务(实施时间为2023-2024年),已完成14.65万亩。此外,还在红水河流域岩溶石漠集中连片核心区东巴凤,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积极探索山地造林和植被恢复新模式,已完成13.69万亩。此外,我市还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成功申报并获得中央和自治区资金7亿元支持,已完成油茶种植7.74万亩。“我们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和深化林业改革举措,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河池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