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有序抛秧机在作业。
六月的稻田焕发着蓬勃生机,嫩绿的稻苗已拔节抽高,在暖风中翻涌成连绵的波浪。
6月15日,金城江区保平乡下洛村水田里,随着引擎的轰鸣声,高速有序抛秧机正在平稳运行,机器两旁各码放着六饼苗盘,机器上,一人驾驶,一人将苗盘投入机器中,一人回收整理苗盘。
随后,一株株秧苗射箭般从机器尾端迅速射出,精准地扎在田地里,不到20分钟,3亩水田被嫩绿的秧苗铺满。
据了解,金城江区引进的这台高速有序抛秧机,是河池市范围内首次投入使用的同类先进设备。
“这可不是简单的‘天女散花’,而是带导航的‘精准跳水’。”金城江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覃相统介绍,这些红色、形似跑道的装置是抛秧滑轨,为钵苗提供了惯性动力的同时,还使其以抛物线轨迹精准入田,即便倒伏沾泥仍能保证成活率,解决了传统抛秧易倒伏、存活率低的问题。
金城江多数农田每年可以种植两季水稻,但多数农户苦于没有设备或是找不到人手,每年只能耕种一季,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这台13行抛秧机,相较于传统的6至8行插秧机,作业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而与人工抛秧相比,效率提升更是高达10倍以上。”覃相统说。
“快看,这机器跑一趟,秧苗就整整齐齐落地了,真神!”抛秧机的出现让村民们喜出望外。下洛村党支部书记覃法算了一笔账,一台机器仅需4人辅助,一天可轻松完成40多亩的抛秧作业,若是人工抛秧,则需要40人,每人每天工钱120元至150元。
“人工抛不匀,好多地方是空的,机器抛规整、匀称,比人工抛每亩增产100多斤,增收100多元。有了抛秧机,农户们的底气更足了,愿意多种双季稻。”覃法说,如果没有抛秧机,请人工的话,还得考虑能不能请到那么多人。请不到人,只能机械化直播或插秧,但都要面临秧苗生育期不够的风险。
据了解,水稻抛秧技术与传统的水稻插秧相比,对耕整地质量和田间水深度要求不高,抛秧过程中不损伤秧苗根系,返青分蘖快3至4天,成穗率高,空瘪粒少,而且机械抛秧均匀整齐,根系独立,同时,其行距、株距均可调节,能满足不同种植需求。
“铁牛”绘新绿,稻田跃新机。抛秧机的运行盘活了土地,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农作物成活率,成为农田里水稻种植装备创制的一次新探索。
今年初,水稻抛秧机已被纳入我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范围,这项水稻种植的新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